4月,春光正好,远眺位于遵义市余庆县的构皮滩水电站,宏伟宽阔的高坝横跨乌江干流。目光所及,绿意尽收眼底。
作为是贵州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这里蕴藏着绿色低碳的磅礴力量。
但在水电站工程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大片堆砌的弃渣场,以及裸露的石灰岩山体。那么,那些曾经堆积如山的弃渣,现在还在吗?如果不在,弃渣都去哪儿了?
(资料图)
带着疑问,近日记者探访大坝旁的一处曾经的砂石厂和废渣场,看看这里的生态修复情况如何?
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构皮滩水电站。(余庆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构皮滩水电站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当时,有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就近露天开采砂石,虽然节省了不少建设费用。但工程建设后遗留下的露天采石场和石料堆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当记者看到水电站办公区后山坡上的大片菜园果林时,谜底正悄然被揭开。不远处,曾被挖过的山体,原采石场的采掘坡面已经种植了藤蔓植物,梯级平台栽种的树木郁郁葱葱,坡底下平整的场地绿草丛生,与不远处的茂密果林浑然一体,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构成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卷。
曾经的渣场变成了果园。
水电站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针对水电站建设中产生的废渣,我们全部进行土地填埋,并增加覆土,提高土壤肥力,再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涵养水土,在重新实现复垦复绿。”
构皮滩水电站组织员工开展植树活动。
如今,在水电站办公区后山坡上,只见大片的菜园一望无际,田里的小葱、蒜苗、牛心菜、大白菜等蔬菜生长正旺。步入果林,水泥机耕道两旁,栽种了琳琅满目的果树,包括樱桃、李子、橘子、梨子、脆桃等,种类非常丰富。
眼下正赶上樱桃成熟季节,在园区工人的精心管护下,樱桃林里,一颗颗饱满红润的樱桃已经缀满了枝头。水电站工作人员热情招呼大家采摘品尝新鲜樱桃。
渣场生态修复后复垦种上了成片的蔬菜。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随时都能吃上酸甜可口的樱桃,太幸福了!”水电站工作人员小雷不由感叹,她真的没想到,曾经大家都“嫌弃”的料场、渣场,通过填埋覆土植树,现在还成了电站全体员工的幸福生态果园呢!
据了解,近年来,构皮滩水电站植被恢复累计投资1700余万元,修复治理面积615亩。其中,包含渣场在内,植被恢复面积近500亩。为确保建设工程区域水土保持稳定,水电站通过栽植侧柏、槐树、柑橘等乔木以及小叶女贞等灌木,辅助以爬山虎等攀爬植物,并大量播撒草种等方式,加快工程建设破坏的区域生态修复步伐。除植被生态修复外,构皮滩水电站坚持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每年在上游库区放流鱼苗超20万尾,助力乌江水生态稳定。
尤其是位于构皮滩水电站办公区后山坡上的大片渣场,目前通过土地填埋处理后,采取复垦种菜,种植果树,打造成菜园果园,更成为了水电站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
构皮滩水电站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资料图)
生态修复复垦复绿俯瞰。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皮滩水电站有关负责人认为,水电站是绿色能源项目,更不能把发展建立在破坏生态之上,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努力打造绿色环保工程,并做好生态修复工作,为绿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编辑 张弘弢
二审 尚宇杰
三审 谢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