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娃自己选择的兴趣班,上两次就不想去了,怎么办?

儿科医生鲍秀兰   2023-05-17 02:02:00

孩子想学舞蹈,报名后上个了几节课就说什么也不想上了,怎么办?是鼓励她继续坚持还是放弃?

这种事,当妈的都遇到过。问题是很多课还是孩子自己主动要求报的,报之前兴趣高扬,甚至给你发誓会好好学,结果没上两天,相同的情景再次上演。

怎么办?


(资料图片)

这个时候,父母先不要急着发火。身为家长,我们很容易习惯性地认为,孩子不想上兴趣班了,是因为没有毅力,想半途而废。其实不然,孩子想放弃的背后,有很多的原因,我们只有了解了孩子真实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

原因一:新鲜感过了

孩子一开始选择某个兴趣班,可能是出于好奇。但头几天的新鲜感一过,孩子就没有兴趣,不想学了。

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孩子年龄小,对自己的喜好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在选择兴趣班时,多数是受到的外界的刺激和影响。

比如看到同学游泳游得非常好,想一较高下,或看到钢琴家在舞台上倾情演奏,很羡慕。但随着枯燥重复的基本功训练压下来,孩子的新鲜感迅速就会被扑灭,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个时候,需要家长适当引导,多多鼓励孩子,告诉他,他做得很棒,只要每次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胜利,借此机会培养孩子的毅力与自律性。

也可以找一些名人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视频给孩子看,或者带孩子去现场观看体育赛事、音乐会等,再次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激励他们坚持下去。

原因二:发现这个兴趣并不是自己的热爱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小雪原本报名参加了舞蹈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发现自己并不热爱跳舞,而是对绘画的兴趣更浓厚,便想要放弃舞蹈班。

如果你是小雪的父母,你会支持她吗?

在电视剧中,小雪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退掉舞蹈班,选择了绘画兴趣班,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像小雪的父母一样开明。当孩子提出“这个兴趣并不是我真正的热爱,我想学另一个”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那你怎么知道另一个就是你的热爱呢?如果你再次放弃了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请不要急着责备孩子。而是需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也要允许孩子多做尝试,在不断地体验中找到自己的热爱。

其实不光是孩子,很多大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是在反复地尝试中,才慢慢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

原因三:父母的过度干预,让孩子心生抵触

美剧《成长的烦恼》中,有一集谈到西佛家的三个孩子很喜欢音乐,报了相应的兴趣班。但由于父母不断地唠叨、施加压力,逐渐让孩子心生抵触,对音乐的喜爱荡然无存,最后纷纷想放弃。

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并不是看重孩子的喜好,而是想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想学画画?那就必须画出水平,画出杰作;

想学钢琴?那就拼命考级,必须考到十级;

想学篮球?那就要争当队里的主力,参加各种大赛……

当孩子提出想学某个东西时,很多家长首先考虑的是,这是否是一技之长,是否对升学有帮助,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热爱,而是把“兴趣”当作了“炫耀的资本”“升学的敲门砖”。

为了让孩子学好,家长不断唠叨,却不想由于自己的过度干预,导致了孩子心生抵触,原本有兴趣的事物,也变得毫无兴趣了。

身为父母,或许我们应该放下“家长的面子和荣誉”,真正关心孩子的喜好和成长。即使孩子在兴趣学习上没有显著的成绩,也没有关系,收获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原因四: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想退缩

还有一部分孩子,选了兴趣班又不想上了,可能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所以想要退缩放弃。

比如遇到了不合拍的老师、学习难度大跟不上、被同学嘲笑,心理压力大等等。

孩子的内心是细腻而敏感的,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让他们萌生放弃的念头。所以,并不是孩子主观想要放弃,而是这些困难让他无法应对。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有效的引导,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如果是和老师不合拍,问问孩子原因,看看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师生之间也是需要双向奔赴的,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某个老师,不如换个合拍的老师,更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如果是学习难度太大跟不上,父母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看看是否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教学调整,让孩子逐步适应,不给太多压力。同时,多多鼓励孩子挑战自我,勇往直前;

如果是被同学嘲笑,心理压力大,引导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不必在意那些难听的声音,让内心强大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我不想学了”,这句话杀伤力极大,往往会让父母忍不住责备孩子不够努力。然而,一旦谴责、质疑的话语说出口,孩子就再也不会告诉我们不想去上兴趣班的真正原因了。

所以,当我们听到孩子说不想上兴趣班时,第一步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也不是思考该让孩子坚持还是放弃。先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分析清楚原因,才能进行有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