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连续报道了青岛地铁员工吴彤自发驱车将患癌老人送至樱桃谷的事迹,让不少市民为之感动。作为青岛地铁的一名站务员,吴彤以笑暖人,以情动人,真诚的服务得到了乘客的高度认可。5月30日晚,记者来到李村地铁站,跟随吴彤体验夜班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像吴彤一样的“守夜人”在忙碌着,为万千乘客平安回家保驾护航。
吴彤在岗位上
19:50
(相关资料图)
守护乘客回家路
夜晚的李沧地铁站内,人流如织,随着列车驶过,乘客从站台走向站厅,其中,有身着西装的中年男士,还有穿着时尚的青年男女……虽然身份各不相同,但步履匆匆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愿望──回家。在吴彤看来,虽然每天的工作内容相似,但她能在工作岗位上见到不同的乘客,守护他们平安回家,是她和同事们最大的心愿。
吴彤帮助乘客买票
5月30日晚,记者随吴彤来到了李村地铁站内部。“我们先要开一个交接班会,提前一会儿参加,在会上我们要学习重要文件和通知,进行工作的交接、总结等等。”吴彤说道, 在每次地铁交接班之前都要开一个交接班会,能够交流经验、总结不足,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工作交接时的例会
“如果列车车厢内突然有乘客晕倒了,作为站务员,你会怎么做?”“如果乘客的物品不小心掉进轨道,情绪激动,要求立即捡回,你应该怎么做?”会上,李村站区站区长齐康向工作人员随机提问。几位站务员应答如流,齐康又做了补充和提醒。“汛期就要来了,我们要以练备‘战’,做好预防措施。”齐康说道。
开完交接班会后,吴彤加快步伐,来到票务室点票。“这些零钱是怎么用的?”看着一个箱子里装着硬币,记者不禁好奇地询问。“虽然现在习惯用手机支付,还是有些乘客用现金买票,这些零钱用于找零。”吴彤一边清点零钱,一边说道。记者抬头望了望电子表的时间,此时是晚上8点20分。
“好了,我先到客服中心接班。”话音未落,吴彤匆匆出门,来到位于地铁站B口的客服中心与同事接班。刚接完班,就有位老年乘客在非售票区询问如何换乘,吴彤俯下身来耐心解答,见老人没有听明白,吴彤提高声音,又耐心解释了一遍。“哦哦,这下明白了,谢谢你哈小姑娘。”老人笑着回道。
21:00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我的行李箱放到你们这儿寄存了,粉红色的,我现在该怎么拿?”一位外地游客来到客服中心,想要拿回寄存的行李箱。吴彤询问了游客的姓氏,拿起对讲机,询问同事有没有看到。“女士您好,您的行李箱在另外一边寄存,请您从这边过去。”吴彤指引了游客方向后,回到位置上整理台账。
吴彤在工作岗位上
“我们地铁站都是有行李寄存服务的,可以免费帮乘客寄存。”记者注意到,吴彤每次为乘客解疑答惑时,都会先举起手示意,使用敬语。“这是我们的文明十字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个是您好的意思。”吴彤向记者演示了一遍,笑着说现在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交谈间,有位乘客上前询问哪个地铁出口离公交站最近。“您好,您乘坐哪路车?李村书院路公交站吗?那您从D口出应该最方便。”工作近三年,李村地铁站附近的地标、公交站线路等等,吴彤也早已“烂熟于心”。“因为很多乘客会问,医院怎么走,李村夜市在哪儿,换乘公交怎么去。”
“请问有没有口罩?”“手机没电关机了,有没有充电宝啊?”“有创可贴吗?”吴彤在客服中心,不仅要为乘客指路、办理补票等等,还要为乘客提供一些急用品。“我们有这个爱心百宝箱,尽量满足乘客需要。还有不乘车想去洗手间的,我们有这个‘如厕卡’。”记者注意到,面对一波波前来寻求帮助的乘客,吴彤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问题。
车站内的爱心百宝箱
“我们对声音特别敏感,有的时候听到‘咚’的声音,都应激了,因为可能是有乘客推着的小推车倒了,我们就得赶紧过去看看情况,帮着他们提行李什么的。”前一分钟吴彤还在售票机一旁帮三位外地游客买票,下一分钟,她就来到闸机前查看乘客情况。“小朋友,你有没有被碰到,有没有受伤呀?”吴彤细心地问道。原来是一位老人用手拉着孩子,想要在前面的家人通过闸机时跟着一起通过。在确认老人和孩子没有受伤时,吴彤迅速回到客服中心,为其办理了补票,让老人孩子安全通过了闸机。
23:30
坚守在零点之后
“在站台时,我们要在列车到达前,提前两分钟维持秩序,提醒乘客排队候车,注意脚下安全。”深夜的李村地铁站,没有了白天的喧嚣与拥挤,吴彤只身一人等待接车,偌大的站台显得空旷,灯光好像也格外亮。记者看到,有几辆无人乘坐的列车穿过,空荡荡的车厢让人觉得有些恍惚。“这是‘回场车’,返回到辽阳东路的。”吴彤介绍道。
5月30日晚上11时55分,吴彤和同事对票务进行结算
晚上11点35分,往李村公园方向的末班车驶离了站台。“刚刚接完了最后一道末班车,列车运营结束了,接下来我要回票务室,把今天的单程票进行清点,对票务进行结算,还要查看有没有乘客滞留在站内,每个区域都有专门负责的同事,确保无乘客滞留,还有准备关梯等等。”在检查了几处区域,确定无乘客滞留后,吴彤拎起票箱,来到票务室与同事清点车票。
指针绕过12点,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出站口的大门缓缓关闭,地铁“守夜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吴彤的工作也没有结束,为确保每天地铁乘客出行安全有序畅通,常态化演练已经成为了车站工作的重要一环,在点完票、关站之后,吴彤还要与同事们进行应急演练。凌晨5点钟前,她又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到岗准备早上开站之前的工作。
“我经常见到凌晨四五点钟的地铁站,其实已经习惯了。同事之间年纪大多都相仿,我们平时也会交流工作经验。公司也挺注重我们的个人兴趣爱好,经常举办活动。在这里工作,每天都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乘客,能够为别人做点什么,我感觉也挺好的。”吴彤笑着说道。从清早迎接第一班地铁,到深夜看着最后一班地铁呼啸驶过,每趟车、每节车厢都承载了不同的故事,吴彤在这里见证着、守护着,一群年轻人在这里见证着、守护着。
记者手记
青岛地铁的青春模样
从5月30日晚上8点到5月31日凌晨,这是记者第一次在地铁站里待到零点,也是第一次待这么长的时间,凌晨沿步梯出站,夜色如澜,晚风微凉,看着远近处的高楼商厦,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在地下运行的缘故,一直以来,总觉得地铁带有神秘色彩。清凉与潮湿混合的味道,刚刚好。
通过这次跟访,记者更加深入认识到了青岛地铁青春的一面。地铁车厢中,每天都承载着数不清的年轻人,更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年轻人奔赴城市的某一个角落,为梦想勇敢奋斗。为了地铁车厢中承载的梦想,青岛地铁的年轻人们为万千乘客铺就安全回家的路,“青岛地铁,畅达幸福”的背后,离不开青年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年纪相仿,大都是“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勤奋能干,与流动的车厢为伴,与深夜的设备相守,面对乘客需求,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帮助。他们拒绝“躺平”,地铁站的每块方砖,都有他们的足迹,各个服务岗位,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冲劲、有激情,在每次工作中积累经验,与青岛地铁共同成长阔步前行。
青春该是什么模样?“服务有温度,关爱有真情”,这些青年地铁人在青岛地铁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的青春答卷。